雷公藤為衛矛科雷公藤屬雷公藤 (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.f.) 根的提取物, 雷公藤又叫黃藤、黃臘藤、菜蟲(chóng)藥、紅藥、水莽草、斷腸草等[1], 主產(chǎn)于福建、浙江、安徽等地。雷公藤始載于《神農本草經(jīng)》, 具有祛風(fēng)濕、解毒殺蟲(chóng)、通絡(luò )止痛的功效?,F代藥理學(xué)研究表明, 雷公藤具有抗炎、抗腫瘤、抗菌、鎮痛和免疫抑制等[2,3,4]活性。
雷公藤因其具有較強的藥理活性及多靶點(diǎn)、多組分、多環(huán)節等特點(diǎn), 雷公藤類(lèi)制劑 (雷公藤片、雷公藤總萜片、雷公藤多苷片、雷公藤內酯軟膏等) 已廣泛應用于臨床, 常用于類(lèi)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炎和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, 但其在藥效劑量下也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反應, 制約了其進(jìn)一步的臨床應用。
雷公藤主要以根入藥, 根部的提取物成分復雜, 自1936年首次報道從雷公藤中提取分離到雷公藤紅素至今, 已經(jīng)陸續分離鑒別出450多種成分, 主要包含生物堿、萜類(lèi)、多糖、有機酸、醇等成分[5]。
公司是一家專(zhuān)業(yè)從事天然藥物分離純化并提供藥物技術(shù)研究服務(wù)的高科技企業(yè),目前我司共有10多種雷公藤類(lèi)生物活性成分,列表如下:
中文名稱(chēng) | 英文名稱(chēng) | CAS NO | 純度 | 規格 |
雷公藤甲素 | Triptolide | 38748-32-2 | HPLC≥98% | 20mg/支 |
雷公藤乙素 | Tripdiolide | 38647-10-8 | HPLC≥98% | 20mg/支 |
雷公藤紅素 | Celastrol | 34157-83-0 | HPLC≥98% | 20mg/支 |
雷公藤內酯甲 | Wilforlide A | 84104-71-2 | HPLC≥98% | 20mg/支 |
雷公藤內酯酮 | Triptonide | 38647-11-9 | HPLC≥98% | 20mg/支 |
去甲澤拉木醛 | Demethylzeylasteral | 107316-88-1 | HPLC≥98% | 20mg/支 |
雷酚內酯 | Triptophenolide | 74285-86-2 | HPLC≥98% | 20mg/支 |
參考文獻: